豆角提取物Beans extract
一年生缠绕、草质藤本或近直立草本,有时顶端缠绕状。茎近无毛。羽状复叶具3小叶;托叶披针形,长约1厘米,着生处下延成一短距,有线纹;小叶卵状菱形,长5-15厘米,宽4-6厘米,先端急尖,边全缘或近全缘,有时淡紫色,无毛。
总状花序腋生,具长梗;花2-6朵聚生于花序的顶端,花梗 间常有肉质密腺;花萼浅绿色,钟状,长6-10毫米,裂齿披针形;花冠黄白色而略带青紫,长约2厘米,各瓣均具瓣柄,旗瓣扁圆形,宽约2厘米 ,顶端微凹,基部稍有耳,翼瓣略呈三角形,龙骨瓣稍弯;子房线形,被毛。
荚果下垂,直立或斜展,线形,长7.5-70(90)厘米,宽6-10毫米,稍肉质而膨胀或坚实,有种子多颗;种子长椭圆形或圆柱形或稍肾形,长6-12毫米,黄白色、暗红色或其他颜色。花期5-8月。
豆角 根系再生力弱,多用直播的方法,发芽适温25~30℃,播种时气温应在20℃以上。
①播种前盆土应浇透水,每穴3~4粒种子,覆土约2~3cm。
②发芽后间去病弱苗,每穴留2~3株;3~4片真叶时再间苗1次,每穴留1~2株。 若需移栽,发芽后3~4周,长出2片真叶且第1片复叶展开时即可定植,然后浇透水 ,成活后进入正常管理。断霜后定植,苗龄20~25天,定植田要多施腐熟的*肥,每亩3000~5000kg,过磷酸钙25~30kg,草木灰50~100kg或硫酸钾10~20kg,定植密度行距66cm,穴距10~20cm,每亩3000~3500穴,(育苗时即可采用两、三株的育苗方式,方便以后定植)。
定植后浇缓苗水,深中耕蹲苗5~8天,促进根系发达。5~6片真叶时应设立支架,初期应按逆时针方向将蔓牵引上架并用绳子固定,一般在晴天中午或下午进行;后期缠绕能力很强,无须人工协助。
前期施肥宜少,定植成活后。施1次稀薄腐熟*肥即可。现蕾至成攀j熟期,每7~10天施肥1次,注意增加磷钾肥。钾肥 的比例,连续施肥2~3次。温暖,生长适温2O~3O℃,15℃以下生长缓慢,5℃以下产生冻害,耐高温,35℃时仍能开花和结荚,但品质不佳。较耐旱而不耐涝,前期应适当控水,当主蔓上约有一半花序开始结荚时,要充分浇水以保证土壤湿润。当主蔓长出第一个花序时,花序以下的侧枝应全部摘除,花序以上的侧枝要进行摘心,基部留2片叶子;当主蔓攀爬满支架时打顶,以促使下部侧枝萌发花芽。 花序总状,有2~5对花,但常只结l对豆荚,往往第l对豆荚摘下后,第2对花芽才开始发育或结果;如果肥水充足、养护合宜,花序上的所有花朵都可结荚。易出芽,一般不需要浸种,育苗的底土宜紧实,以铺6cm厚壤土*,以防止深入土内,,移苗时根群损伤大。所以当苗有一对真叶时即可带土移栽,不宜大苗移植。有条件的可用营养钵或穴盘育苗,每钵两苗或三苗。
断霜后定植,苗龄20~25天,定植田要多施的*肥,每亩定植密度6距1每亩,定植后浇缓苗水,深中耕蹲苗5~8天,促进根系发达断霜后露地品种密度为行距66~70cm,株距25~30cm。播后用脚踏实使土和种子充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