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稞粉 青稞提取物 青稞膳食纤维 |
青稞,英文名 hullessbarley,是禾本科大麦 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,因其内外颖壳分离,籽粒裸露,故又称裸大麦、元麦、米大麦。青稞分为白青稞,黑青稞,墨绿色青稞等种类。青稞在青藏高原 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,距今已有3500年。青稞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 、青海、四川的甘孜州和阿坝州、云南 的迪庆、甘肃的甘南等地海拔4200—4500米的青藏高寒地区。青稞是西藏四宝之首糌粑的主要原料。青稞的根系属须根系,由初生根和次生根组成。初生根由种子的胚长出,初生根一般5-6条,多的有7-8条。初生根在幼苗期从种子发芽到根群形成前,起着吸收和供给幼苗营养的重要作用。初生根数目多少与种子大小和种子活力密切相关。种子大而饱满,生活力强,其初生根数目较多,长出的幼苗也健壮。反之,子粒瘦小,千粒重小而不饱满的种子,其产生的初生根数目少,幼苗弱瘦。在良好的土壤条件下,秋播青稞越冬时初生根入土深度可达60~70cm,到生育后期,有的品种初生根可达200cm左右。
成熟前期的青稞茎杆是直立的圆柱体,茎的表面光滑,呈绿色,成熟后期变黄色,也有少数品种茎杆带紫色。茎节维管束密集,彼此交错,形成横隔,实心。茎下部的节间和上部节间大部分被叶鞘包围。
青稞的节间由下而上逐渐变长,茎基部第1、2节间是否短粗与其抗倒伏性有着密切的联系。栽培上应尽可能缩短基部节间长度促使其节间发育健壮,穗下部节间应适当
拉长。茎壁厚度与抗倒伏也有一定关系,茎壁厚,弹性好茎杆重点下移,可提高抗倒伏能力。